時間:2016-09-21 10:18來源:中國通航網 作者:通航網
|
2016(第六屆)中國國際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大會(2016UAS)9月19日在北京維景國際大酒店舉辦。
現場圖 今天的會議分為兩部分:上午的主題是政策監管,而下午探討了技術創新。 上午的會議由中國航空學會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專委會總干事、國家空管委法規標準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浩主持。 會議首先由中國航空學會秘書長吳松開場,吳松秘書長首先對到場嘉賓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向給予大會支持和幫助的各單位表達了誠摯的敬意。吳松表示,希望通過交流與合作,進一步促進無人機的健康科學發展,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現代化建設,以及國際合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吳松介紹到,在本次大會期間,將照例組織無人機展覽,展覽面積較上屆翻番,達到了8000多平方米,展覽將于明天(9月20 日)上午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國展)隆重開幕。 接下來是國際民航組織(ICAO)RPASP主席Michael Peter Gadd帶來的演講,由于Michael Peter Gadd在倫敦還有會議,無法到達會場,因此通過遠程通信的方式完成了演講。 Michael Peter Gadd認為,無人機能夠完成一些有人駕駛的飛機所不能完成的任務,但是這種新型的飛機在安全飛行方面還面臨挑戰。現在很多標準都不明確,遵守起來也有一定困難。 Michael Peter Gadd表示,在全球民航會議上,確定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規則,比如需要用書面的形式確定整個飛行器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同時,即便沒有授權,也要保證這些飛行器不會威脅到民航飛機安全。 Michael Peter Gadd指出,全球有人駕駛飛機的經驗已經足夠豐富,所以我們必須要通過有人駕駛飛機當中以及小型有人駕駛飛機當中汲取經驗,從而推動無人機向前發展。 接下來是無人系統規則制定聯合體(JARUS)秘書長Marie Michael Lissone發言,他介紹了JARUS是如何工作、如何組織的,以及JARUS的任務是什么、禁忌是什么,還同大家分享了SORA(特種風險分析)。 Marie Michael Lissone表示,這些東西并不僅僅只是讓無人駕駛航空器能夠飛起來,這將會決定我們的未來,對我們日常生活將會帶來非常重大的影響。 Marie Michael Lissone介紹到, JARUS的工作組架構和國際民航組織類似,JARUS中有超過90%的成員也在國際民航組織擔任相應的職務。SORA特殊風險評估涉及很多的合作和商 討,是一個JARUS內部的咨詢委員會,還和行業的標準化機構建立了聯系,希望能夠更好地開發指導性文件。 Marie Michael Lissone認為,中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國家,而且中國在管理系統方面已經引領了全球的潮流,美國雖然市場做得很好,但是在技術和管理方面做得不如中 國。他指出:“你們的創新、你們的前瞻性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對于世界其他國家來說也是如此。” 來自中國民用航空局適航審定司適航檢查處的李博處長則向在場嘉賓分享了他們的工作。李博指出,適航部門開始介入無人機的研究與管理是從2009 年開始的。主要是“低、小、慢”飛行器的出現,對有人駕駛航空器的運行造成了安全威脅,對空中交通管理提出了挑戰,因此民航局開始對無人機進行研究,并嘗 試著做一些簡單的要求和規定。 李博介紹到,民航局現在是從四個方面對無人機進行管理:定義和分類、審定基礎、適航證件、管理和監管。李博認為,盡管目前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挑 戰仍然十分嚴峻。包括:未來的運輸管理體系到底是什么樣的?無人機專業航空應用有著廣泛的發展前景如何規劃?如何保護、促進這個產業的發展?無人駕駛航空 器運行要安全,該如何監管?這些問題不僅是行業從業者需要思考的,也離不開國家頂層設計對于大局的把握。 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駐中國總代表魏嘉業先生分享了歐盟關于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的經驗,包括歐盟最近開始征求意見的無人駕駛航空器監管立法的文件。 魏嘉業認為,雖然這個行業發展速度非常快,但我們還是要重視整個監管的發展,因為面臨不僅是技術上的挑戰,還面臨更多的責任。我們需要保證監管不會阻礙行業的發展,反而是促進它、支持它。 魏嘉業表示,想要更好的引導行業發展,要做到以下幾點:必須要讓所有的規章制度都非常透明;在進行制定法律法規時或相關標準制定時,要把產品的分類進行具體說明;加強同成員國的溝通,并及時收集到大家的反饋,保證最終規章制度是受到大家認可的,也是適用于這個行業。 魏嘉業表示,在歐洲,個人信息安全非常重要。對個人隱私數據的保護十分受重視,而小型的無人駕駛航空器很有可能會監測別人的私人生活,在制定規 章制度時必須要考慮到。同時注冊登記以及電子識別都是可以做到的,日后也會將這些寫進規章制度。在管理無人駕駛航空器時可以借鑒對有人飛機,包括各種各樣 的審批和執照。 在上午的會議結束前,主持人劉浩同到場嘉賓分享了“114”。 第一個“1”是空管委辦公室正在牽頭制定、日后由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合頒布的一部軍事行政法規,叫《無人駕駛航空機系統管理規定》,將是一個基礎性的法律。 “1”,在這個法律出臺之前,必須要依賴一個監管部門的合作協調機制,即包括軍隊和地方,要充分發揮這個機制的作用,能夠把監管工作、安全抓好。 “4”,四個領域的工作,包括第一,試點,行業或地區的試點;第二,教育,人員執照。通過教育培訓的手段,首先把住人這一關;第三,要有框架和 理念等方面的一致性;第四,數據的積累。標準的制定,沒有數據的積累,很難論證這個標準的科學性。數據匯總到一起,能夠推動全球層面安全水平的提高。 下午的會議由中國航空學會無人機機微型飛行器分會總干事、西北工業大學無人機研究所總工程師祝小平主持,嘉賓們圍繞“技術創新”這一主題進行了分享。 首先是國際無人系統協會會長Peter van Blyenburgh發言,他針對民用無人機市場的現有結構和未來發展趨勢做了演講。Peter回憶,八年前,他曾批評中國政府沒有做自己該做的工作,沒 有開放地接受RPAS,也沒有為RPAS做準備。但是現在很多事情已經都改變了,他非常開心看到中國已經加入了ICAO,中國在JARUS里也非常活躍。 Peter說,航空航天業非常傳統,發展非常慢,因為和安全有直接的關系,所以大家都非常謹慎。而現在無人駕駛系統發展速度非常快,我們應該盡 快適應這個節奏。在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等過國家,我們所面臨的問題都是一樣的,比如如何避免障礙物等非常具體、非常技術的問題,這些東西都是我 們在全球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Peter指出目前航空業所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如何提升航空航天意識。很多RPAS的這些人都沒有航空航天的背景,他們也不喜歡讀大部頭的 書和卷宗,所以我們需要為他們提供翔實且唾手可得的資料,這些資料必須易得易懂。中國也應該加入這項工作中,盡快普及航空文化。 接下來是中國航天空氣動力學技術研究院彩虹系列無人機總工程師石文帶來的關于無人機發展及應用的演講。 石文從無人機定義、分類及應用講起,詳細介紹了無人機系統基本組成、無人機在軍事方面的應用、無人機在民用方面的應用等。 石文也展望了未來無人機的發展趨勢,他認為,無人機的發展不僅是指性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無人機更實用。比如,降低成本和降低采購成本和 使用成本、提高效率;關注垂直/短距起降技術,擴展無人機的使用靈活性;具備多任務裝載能力,提高作業效率和運行效率;發展高速抗干擾遠距離數據鏈技術, 將無人機系統融入信息網絡;提高全天侯操作能力;實現高逼真度飛行及任務模擬訓練,實現了這些,無人機的作用才能更好的發揮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