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9-14 19:28來源:中國通航網 作者:通航網
|
21:30,飛機到達北緯78度,飛行高度層下降到34000英尺(考慮極地輻射因素,極地區飛行高度層不大于34000英尺),正式進入北極區域,飛行正常,飛行機組測試衛星電話、PHONE PATCH、地空數據鏈等設備。 22:40,飛機再次到達北緯78度,離開北極區域。隨后到達北緯75度左右,飛機導航方式由真航向自動切換為磁航向。后續飛行一切正常,飛機于16日05:00在北京首都機場著陸。 航路飛行階段,運行控制員持續監控延程運行各指定航路備降場天氣和運行情況,及時通過地空數據鏈或衛星電話上傳信息,并配合飛行機組進行衛星電話、PHONE PATCH、地空數據鏈的測試。 金鹿公務二十多年來始終致力于航行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技術革新不斷推進:2011年9月,中國公務機首次特殊授權的所需導航性能(RNP-AR)運行,成 功飛抵西藏林芝機場;2012年6 月,中國民航首次增強飛行視景系統(EFVS)驗證飛行,全天候運行能力顯著提高;2015年7月,全球航班動態監控系統正式上線,中國民航首次應用 ADS-B技術和ACARS技術進行全球航班 動態秒級監控;2015年9月,電子飛行包運行獲得民航華北管理局批復,中國公務機首次進行電子飛行包運行,開啟了“安全、經濟、綠色、高效”飛行時代, 具有里程碑意義…… 此次極地驗證飛行的成功,將標志著金鹿公務已具備極地運行能力。 金鹿公務在航路選擇上可以更加靈活自由,通過合理優化航路,往返北美的飛行能為客戶減少近一小時的飛行時間,在有效降低碳排放、減少運行成本的同時也為客 戶節省了寶貴的飛行時間,切實的體現了公務機的高效價值和時間機器的優勢。 金鹿公務 運行副總裁李政介紹,作為亞洲最大的公務航空公司,20 多年來,金鹿公務足跡遍及世界上 180多個國家的820 多個機場,這些不斷刷新的數字背后是完善的運行保障與技術支援網絡。金鹿公務有義務有能力在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引領航行新技術革命,努力推動中國公務 航空產業不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