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26 09:31來源:中國通航網 作者:通航網
|
5月13日,國辦印發了《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建國以來國務院出臺的第一個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明確了未來五年我國通用航空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也是“十三五”時期指導我國通用航空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今天民航局召開第二次通用航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主題就是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回顧上次領導小組會召開以來的工作,對今后一個時期的通用航空發展工作進行部署。總體來講,就是“堅持安全第一,放管結合,讓通用航空器飛起來!讓通用航空飛行愛好者熱起來!”剛才,大家討論非常熱烈,也提了很多好的意見建議,借此機會,我對通用航空發展講幾點意見。 一、立足發展全局,充分認識貫徹《指導意見》的重大意義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實現民航強國目標的關鍵時期。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是站在全局的角度,謀劃民航服務于國家發展戰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文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指導意見》為實施通用航空業供給側改革指明了方向 當前,我國民航發展需求特別是通用航空發展需求,已經出現了結構性變化,交通服務、公益服務、娛樂服務和大眾消費等開始成為主要需求,但長期以 來,由于低空空域不夠開放、通用機場數量不足、服務保障設施不配套、通航飛機制造和引進受限、人員資質門檻要求過高,導致通航發展經營成本居高不下,經營 活動結構性失調,市場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指導意見》契合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從降低準入門檻、減少簡化審批、完善基礎設施、開放低空空域、提升制造能力 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對于降低通航企業經營成本,培育新興通用航空市場,從而更好地適應和滿足社會需求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指導意見》為實現運輸航空與通用航空“兩翼齊飛”繪就了藍圖 通用航空與運輸航空并稱民航的“兩翼”,但目前兩翼的發展并不平衡,也導致民航業的發展不平衡。截至去年底,我國航空運輸總周轉量已經連續11 年穩居世界第二,與民航業最發達的美國比,客運量和機隊規模分別占美國的1/2和1/3,但通用航空飛行小時和機隊規模僅為美國的1/30和1/100, 差距巨大。今年年初,局黨組提出“一二三三四”民航工作總體思路,其中“二”就是推動運輸航空與通用航空“兩翼齊飛”。《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設 500個機場,形成5000架機隊,達到200萬小時飛行量、萬億經濟規模和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通航企業發展目標,并為此明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落 實《指導意見》提出的政策措施,實現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民航局應該積極作為、主動擔當,為實現我國運輸航空與通用航空“兩翼齊飛”奠定堅實基礎。 (三)《指導意見》為把通用航空培育成國民經濟發展新動能提供了政策支點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是進入新常態,在結構調整、動力轉化和換檔升級期,需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市場新動能。通用航空業產 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帶動作用強的特點不斷被發掘出來,發展通用航空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指導意見》明確了通用航空業的戰略性新興 產業體系地位,突出了通用航空對上下游相關產業、區域經濟乃至國民經濟發展的助推作用,指明了通用航空與互聯網、創意經濟、旅游業、體育娛樂等大眾產業融 合的發展方向。貫徹落實好《指導意見》,大力發展通航產業,能夠改造升級民航的發展方式,改變人民群眾的交通方式和消費方式,既可帶動投資需求和消費需 求,也為國家在新常態下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新的內生動力。 二、抓住有利契機,以改革創新思維完成《指導意見》確定的發展任務 《指導意見》根據我國通用航空發展的薄弱環節,提出“突出通用航空交通服務功能,大力培育通用航空市場,加快構建基礎設施網絡,促進產業轉型升 級,提升空管保障能力,努力建成布局合理、便利快捷、制造先進、安全規范、應用廣泛、軍民兼顧的通用航空體系”的指導思想,明確了培育通用航空市場、加快 通用機場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擴大低空空域開放、強化全程安全監管五大任務,這些任務都是多年形成的難啃的“硬骨頭”。有些任務的主要責任單位雖然不 在民航局,但也需要我們協調配合,推動落實。因此,各部門一定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和久久為功的毅力,主動作為,勇于擔當,努力完成通用航空發展的各項任 務。 (一)以轉變觀念為抓手轉變通用航空管理方式 通用航空發展遇到的困難相當多,問題也存在于不同領域,既有內部的,也有外部的。首先在解決外部問題上要轉變觀念,體現在:要把通航發展從部門 行為轉變為政府行為,從行業行為轉變為社會行為,“兩個轉變”的核心,就是要放開市場,激發社會資本活力,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促進通航發展的合力。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地方政府要切實承擔起促進產業發展、加強安全監管等主體責任。民航各級管理機構要按照這一要求,在通用航空發展的管理方式上積極探 索,要善于“借船出海”,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放開搞活市場,激發社會資本活力,以大的格局和視野創造性地做好通航工作。 在確立地方人民政府在通用航空安全管理和產業發展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民航局對通航發展的工作重點,要重在規范通用航空發展的法制建設上,重在通 用航空技術標準規范的制度建設上,重在法規和標準規范的監督執行上,重在通航企業運行的安全監管上,逐步建立起科學合理、責任清晰的工作機制,把通航發展 的“根”扎正扎好。 要認真研究國外通用航空的發展特點和規律,找準適合我國國情的行業管理的切入點和監管重點。從通航運行看:一是種類繁多,從公務航空、短途運輸 到海洋監測、農林飛行,多達幾十種;二是以作業飛行和個人娛樂體驗為主;三是不少項目以目視飛行為主,對天氣及地形條件依賴度高;四是機型普遍較小,不載 客或載客人數較少,發生事故對社會公眾影響比較小。針對這些特點,通用航空發達國家和地區也都建立了獨特的管理制度和規則。比如歐洲 “通航發展路線圖”提出,通用航空管理應依據“分類最簡”原則,其核心理念是:一個標準不能適合全部情況,要“分類管理”,要有“底線思維”和“風險評 估”的意識,適時采用“聰明監管”原則。管得更少,才能管得更好,才能管到位,才能服務到位。當前我們的著力點應當放在促進通用航空市場放開搞活、推動擴 大低空空域開放、加快通用機場建設和強化安全監管的重點上來。民航局發展通用航空就是要“堅持安全第一、放管結合,讓通用航空器飛起來,讓通用航空飛行愛 好者熱起來。”各司局在問題清單和工作任務落實上,要圍繞“安全第一”的原則,積極探索“放管結合”,當前要更注重放,讓通用航空“飛起來、熱起來”。 (二)以樹立“大通航”意識為抓手加快培育通用航空市場 《指導意見》把短途運輸納入通航領域,提出拓展通用航空新業態,大大豐富了對通用航空的認識,我們要按照“大通航”的思路拓展通航應用領域,以“飛起來”為牽引,放管結合,培育通用航空市場。 一是發揮交通功能。過去由于觀念問題,通用航空的交通功能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和發揮。2015年,通航短途運輸和公務飛行不足5%,海上石油平 臺、部分航空護林等具有典型的交通和通勤的特點,但一直統計為工農林作業項目。在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和綜合運輸體系布局中,要積極發揮通用航空作為交通 方式的比較優勢,特別是在老少邊窮地區,通用航空具有一次投入成本低、安全便捷高效、不易受地質災害影響等特點,具有陸路交通所不具有的獨特優勢,可以有 效解決偏遠地區人民群眾便利出行問題,要通過開展通勤航空試點,積極探索更能有效發揮通用航空交通功能的發展模式。同時,要客觀理性地對待公務航空的發 展,嚴格按照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要求,堅決抵制和糾正在公務航空領域片面追求奢靡消費和享樂享受的做法,有效發揮公務航空在提升工作效率、補強政 務職能、完善運輸結構等方面的作用,使其基本功能回歸到正常的交通出行方式,健康有序地拓展公務航空的發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