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04 09:29來源:未知 作者:通航網
|
早在2010年,《關于深化低空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出臺,文件中明確了低空空域的范圍是真高1000米,并給出了改革的路線圖。改革路線圖提出在 2011年前,在沈陽、廣州飛行管制區進行深化試點;2011年至2015年,在全國推廣改革試點,在北京、蘭州、濟南、南京、成都、西安飛行管制區分類 劃設低空空域;2016年至2020年,進一步深化改革。 事實上,經過這些年的試點,我國目前的空域仍呈現點和片分布,沒有形成無縫的銜接。空域的開放程度直接制約著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和市場開發,由于實行較嚴格的空域管制,空域開放也成為限制我國通用航空發展的主要因素。 為擴大低空空域開放,解決困擾通航發展多年的“上天難”問題,《關于促進通用航空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我國將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實現真高 3000米以下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無縫銜接。簡化通用航空飛行任務、飛行計劃審批或者備案的程序。與此同時,未來我國還將建設50個通用航空產業集聚示范 區。 西安中匯航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西北首家無人機駕駛員培訓機構,在無人機應用廣泛的高新前沿科技產業時代,填補了西北無人機駕駛培訓的空白。作為企業董事 的易鷹對于空域資源的重要性有著深刻體會:“無人機除用于軍事用途外,還廣泛應用于其他生產生活工作領域。目前可用于救援救災,車會行業,環境檢測,國土 測繪,農藥噴灑,林業植保,影視航拍等多個領域,正逐漸實現跨領域,跨行業發展。如果空域不開放,很多應用就不能開展,那么也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客戶的數量 和培訓內容,空域開放太重要了。”。 可以肯定的是,低空開放將極大促進空域資源潛力的釋放。一方面,可以滿足多方面的通航需求;另一方面,由此還可帶來不菲的經濟價值,有助于擴大內需、增加就業。 國家低空開放的政策一經出臺,令不少業內企業和專業人士頗為興奮。“宏觀層面的政策已經出臺,這說明大的方向上已經確定了,等政策細化的具體內容出來就會更加明確。總之,我們是非常期待的。”西安一家民用航空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說。(信息來源:陜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