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7-19 10:31來源:中國通航網 作者:通航網
|
在鎮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內,新開工的席勒通航產業基地雖是“新生”,卻引得多方關注,成為新區航空航天產業鏈培育和建設的“點睛之作”;上周于深圳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特色小鎮發展論壇上,鎮江航空休閑小鎮入圍中國城鎮化促進會首批100家重點特色小鎮培育名單,使依托園區的產業集群成為城鎮建設的“特色所在”。由點及面,從一個項目,到一個產業,鎮江新區的航空產業已在具備完整產業鏈的條件下,逐步顯現集群效應。
目前,鎮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已成功引進生產C919后機身后段的航天海鷹等近30個涉航項目,總投資超100億元,成為國家級航空產業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首架下線的大飛機C919部件有10%來自該航空產業園,一條包括通用整機、新材料及零部件、科教培訓、航空服務、旅游、投融資為一體的航空全產業鏈已然呈現。
在航空產業的版圖上,“一機兩翼”描繪了這個產業的輪廓,機場和學校為以航空相關制造為核心的產業插上了擁抱藍天的翅膀。位于圌山腳下、長江之濱的鎮江大路通用機場,是華東地區近12年第一個獲批的通用機場,30米×800米跑道、3萬平方米停機坪、3000平方米停機庫,上半年實現安全起降1169架次,是2015年全年安全起降架次的23.8倍,實現飛行時間94小時,已超過2015年全年飛行小時數。入駐10家通航公司,駐場8款機型共30架飛機。坐落在產業園內的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是我省首家高職類航空院校,與園區各涉航企業形成產業鏈,實現“訂單培養”,學校開設了6個涉航專業,聘請比利時資深外教駐校教學,未來規模將達萬人。
制造是基礎,整機是龍頭,機場帶動整機,整機帶動產業配套。園區產業高度集聚化,吸引了一批大型企業“定居”。建園以來,連續引進德揚大棕熊飛機、格萊賽爾、席勒直升機等3個整機項目;機場二期建設完成,還將再引進3-4家整機制造項目。在產業配套方面,園區內菲舍爾公司2014年正式生產,已成為波音、空客、龐巴迪等公司合格供應商,主要產品是航空復合材料結構件和內飾件,今年銷售額將破億。
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定位,并不拘泥于生產制造環節,而是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注重產業鏈和價值鏈并軌建設。在園區,飛行培訓、飛機托管和維護、航空產業+體育+旅游觀光、飛行體驗等業務蓬勃開展。江蘇省航空產業產學研聯合創新平臺一期14000平方米載體建設已完成,成功引進中國航天三院先進復合材料成型工藝技術研發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輕型通用飛行器設計研究院等3家子平臺。今年9月,全國職業院校無人機創新應用大賽將在江蘇航院開賽;今年10月,由國家體育總局航管中心主辦的2016年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總決賽將首次走進江蘇,選擇在產業園開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