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6-02 19:55來源:南方都市報(深圳) 作者:通用航空
|
5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為仍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通航產業釋放大量利好,業界預計將撬動萬億規模的市場。上周五,由珠海通航企業中航通飛運營的、我國首條跨省空中擺渡航線應聲開通,宣告“飛的”時代正逐漸走進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中航通飛透露,空中擺渡航線不僅能載人進行客貨運輸,還可以選裝浮筒和滑橇,兼具旅游觀光功能。 不過,由于珠海缺乏供通用飛機起降的通航機場,目前該條航線僅在省外開通,連接河北石家莊欒城機場和河南安陽航校機場,執飛該航線的是中航通飛與美國賽斯納合資生產的賽斯納208通用飛機,最多可乘坐10余人,最高時速300多公里。 有業內人士表示,去年,珠海開通了直達廣州、深圳的省內城際“飛的”,相較而言是跑短途的,基本上都是用直升機運輸,借助大樓頂部的臨時起落點上落客,運力小,一次只能乘坐幾個人,且因為沒有專門的通航機場,長期運營也有風險。而運行省際擺渡航線,一次載客十幾人的飛機必須使用通用機場,在北方內陸城市先開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地土地資源相對充裕,為通用機場的建設提供了便利,而珠三角多年來的高密度開發導致土地資源日益稀缺,征地建設通用機場的難度和成本都很高,推進較慢。據介紹,珠海通用機場規劃多年,但目前仍在征地階段。 上述意見出臺后,對中航通飛以及珠海有何影響?中航通飛總經理曲景文近日接受了記者采訪。 對話 談意見出臺 “對行業是巨大鼓舞” 記者:近年有關通航發展的利好消息不斷,您如何看待這一次的指導意見? 曲景文:這是國家層面第一次出臺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意見,以前這種意見都是民航、部委這一層的,這說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需要通用航空,通用航空的機會來了,對行業是一個巨大的鼓舞。 記者:中航通飛作為中國通航產業的龍頭,在意見出臺的背后做了哪些工作? 曲景文:中國通用航空現在還是空白,約2000架飛機,其中航校又占了大多數,這個行業才剛剛開始。中航通飛這幾年一直在探索,以什么方式讓公眾接受這個產業,產業一旦形成,業態是怎樣的,指導意見里有許多內容,是我們前幾年的探索。比如指導意見說2020年通用機場要建500個,其中重點提到,要覆蓋農產品主產區、主要林區和5A級別旅游景區。為什么這樣寫?實際上這是我們做了些探索,發現這些地方是有機會的。比如說不同省的5A級景區之間如果用路面交通聯系可能需要兩周,用通航就只要四五天,無論是度假還是旅游,將為游客大大節省時間。 指導意見中提出農林產品區也是如此,我們考察了很久,跟很多地方政府探討,發現農林產品有通航的需要。比如說新疆的瓜果,東北的農產品,如果當天就能運上餐桌,口味是不一樣的。隨著人們的消費需求不斷升級,通航將是一個解決方案。 記者:中航通飛開通跨省的空中擺渡航線,還可以安裝雪橇,能否很快輻射到包括珠海在內的更多地方? 曲景文:這個行業剛興起,一切的規劃我覺得都不一定能這么快實現,應該是在探索中實踐。通用航空運行的形態是什么?怎么做,要看客戶需要你提供哪些增值服務。我們也做了一些嘗試,比如從石家莊到避暑山莊,陸路交通要9個多小時,飛行只需四五十分鐘。冬奧會,我們也在與企業談,測算人流,看地方政府有無意愿。 談研發設計 抱開放的態度尋找供應鏈 記者:中航通飛落戶珠海已有好幾年,在具體的研發設計方面有什么舉措? 曲景文:通航是個全球性的行業,因此在這個行業,我們必須是一種開放姿態,你的資源、資本、服務,要面向全世界供應鏈尋找優秀的,與我們有共同價值觀的一起來打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