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9-28 09:42來源:中新網 作者:航空
|
乘客在瑞典北部偏遠的恩舍爾茲維克機場落地時可能會瞥見管制塔臺-但是不會意識到里面是沒有管制員的。 每天十幾架次商業航班降落都是由攝像機來監控,由遠在90英里以外的另一個機場的管制員通過視頻指揮降落。 恩舍爾茲維克機場是世界上首座運用遠程控制無人塔臺技術的機場。歐洲其他的機場正在測試該方法,美國也有一個機場在測試該項技術。 盡管現階段世界上絕大多數機場在若干年內都將繼續依靠空管員現場指揮,但是專家表示,遠程控制無人塔臺的時代即將到來。該技術將率先在中小型機場得到應用,但是最終世界上最大的機場也會看到一排安裝在柱子上的攝像機取代混凝土的管制塔臺。 開發無人塔臺系統的公司均表示相比傳統的塔臺他們的技術更加廉價并且更好用。 海嶺技術公司(Searidge Technologies)的派特烏爾巴內克(Pat Urbanek)說:“數量眾多的攝像機可以比肉眼觀察擁有更多優勢。我們明白視頻不是真實生活,在窗戶之外,這是一種不同的測量方式。” 數量眾多的攝像機可以比肉眼觀察擁有更多優勢。”在機場內分散安裝的攝像頭可以消除觀察盲點,為管制員提供更清晰全面的畫面。紅外線可以在雨雪和有霧天氣中提供幫助; 其他攝像頭 (包括熱傳感器攝像頭) 可以在動物闖入跑道時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由于監管方面存在的障礙,(攝像機的)所有這些特點在瑞典都尚未得以發揮。 恩舍爾茲維克機場是當地居民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世界其他地區的重要通道,每年僅有8萬人次的客流量。這座機場甚至承擔不起一名全職空管員的費用——一名管制員每年的薪資和福利達到17.5萬美元,該機場總共有六名管制員。經過一年半對無人塔臺系統的實驗,所有的管制員都于今年4月離開了恩舍爾茲維克機場,F在這座機場豎立的一支80英尺高的桅桿上安裝了14個高清晰度的攝像頭,向Sunvsal機場的管制員傳送畫面。因此,無人塔臺技術應用并沒有導致有人失業,相反幫助眾多的小型機場實現了管制員的共用。 舊習慣很難打破。盡管傳送的畫面可以放大,管制員仍然會本能地拿起雙筒望遠鏡觀察55英寸屏幕上的畫面。另外,恩舍爾茲維克機場安裝了兩個麥克風將飛機的聲音傳送給遠處的空管員。薩博交通管理業務部負責人Anders Carp表示: “聽不到聲音,空管員們會很失落。 攝像頭被罩上玻璃罩,以免受到雨雪、高壓氣流和昆蟲的影響。該系統已經接受在極端天氣條件下的考驗——零下22攝氏度和零上122攝氏度。 LFV集團是瑞典26座機場的空中導航運營商。該集團商業開發總監Niclas Gustavsson表示,運用攝像頭技術,大大增加了提高航空安全的可能性。電腦會將每一個畫面與前一秒進行對比,一旦發現變化(如動物闖入跑道),就會發出警告。 Gustavsson說:“可能,最終管制塔臺就會消失了。” 薩博公司(Saab)目前正在與瑞典另外一座機場和愛爾蘭兩座機場協商使用這一技術。另外,薩博還在挪威和澳大利亞對無人塔臺技術進行試驗并且尋求獲得監管批準。海嶺技術公司公司在匈牙利布達佩斯機場推廣遠程無人塔臺技術。這座機場年客流量達到850萬人次。兩年內,管制員將在這座機場之外指揮這里的航班。 薩博還將無人塔臺技術帶到了美國。弗吉尼亞州利斯堡行政機場,距離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僅幾英里遠,是一座相對較為繁忙的機場,每天有300架次航班起降。這座機場沒有自己的控制塔臺。地區性的空管控制中心將私人飛機清理出這一空域之后,飛行員通過現有的無線電頻率來協商起降順序,因此,航班延誤時常發生。 薩博為利斯堡機場設計了一套無人塔臺系統。該系統自8月3日起接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 (FAA) 為期三個月的測試。聯邦航空管理局的管制員將首先熟悉這一技術并且對無人塔臺系統下飛機的飛行狀況進行觀察。一旦聯邦航空管理局批準,該技術將開始對滑行道上準備起降的飛機進行指揮。 美國管制員協會(NATC)將參與上述測試 大型商業機場的塔臺造價非常昂貴,因為需要安裝升降機、空調系統和滅火系統。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一座2013年啟用的塔臺造價高達5100萬美元。小型機場塔臺的造價稍低。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行政機場一座今年2月投用的塔臺也花費了1540萬美元。薩博不愿意透露其開發的無人塔臺系統的造價,而是僅僅表示“比塔臺造價低多了。” 該公司看到了無人塔臺技術的市場前景廣闊:美國506個商業機場中315各擁有管制塔臺。然而,2,825個支線機場中只有198個具有人工管制塔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