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9-22 09:51來源:中國航空網 作者:航空
|
明月山機場于2009年11月開工建設,2013年6月26日建成通航。通航初期,機場僅開通了昆明=宜春=上海航線,和北京=宜春=深圳航線。2013年機場完成旅吞吐量8.31萬人次,平均客座率78.3%,在當年國內10個新通航支線機場中排名第一。2014年5月31日,明月山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萬人次, 10月13日,旅客吞吐量突破20萬人次。2014年全年旅客吞吐量達到26.5萬人次,平均客座率82.5%。2015年上半年,明月山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8.1萬人次,預計到年底能完成40萬人次。到目前為止,開通了5條航線,開辟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0個城市的航班,基本完成了機場現有資源條件下的航線網絡布局,機場擴建立項等前期工作已經啟動。通航兩年來,明月山機場生產發展實現較快增長,安全運行態勢平穩,ACI旅客整體滿意度基本保持在4.7分。從“宜春速度”邁向“宜春模式”,吸引了民航業內外的關注,先后有山東日照、湖北神農架、廣西梧州、安徽九華山、湖南岳陽、衡陽和江西南昌、上饒等地政府部門及機場運營機構到宜春進行調研交流。 作為一個新開航的支線機場,通航兩年能取得這些成績,主要緣于建設運營之初,機場作為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理念得到地方政府認同。兩年來,宜春機場分公司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始終把借力政府支持,撬動政府資源,作為推動明月山機場公益性職能復位和機場運營發展的重要法寶。 以公益性職能落地為重點,推動公益性成本復位。 2009年國務院出臺的《民用機場管理條例》首次正式明確了民用機場的公共基礎設施定位,民用機場是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定位,決定了地方政府要為機場的安全運營營造良好的環境,提供有力的支持。基于這一定位,首都機場集團公司提出各新建支線機場建設由地方政府主導,在接收前應將社會化職能剝離的意見。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根據意見就明月山機場建設投資、公益性復位、建成后經營扶持等問題與宜春市人民政府積極磋商、達成意向, 2012年10月29日雙方進一步簽訂《宜春明月山機場管理體制協議》,明確了政府在公安、消防、急救、公交、供水、供電等公益性職能建設方面給予支持。為了將協議從紙上落到實處,明月山機場通航前后,剛剛成立的宜春機場分公司積極作為,主動與公益性職能復位對口單位就具體保障方案進行深入溝通,逐條梳理,在遇到一些較難落實的問題時,充分借助政府力量予以協調,形成了具體保障的子協議,明確了急救、消防、供水、供電、公交和公安的具體職責與義務。 一是促成急救、消防保障協議的簽署和落實。鑒于《宜春明月山機場管理體制協議》僅就應急救護、消防救援職責歸屬及機構設立進行了原則性約定,為進一步細化職能復位,宜春機場分公司就機構設立時間、人員編制、設備設施配置及后期養護費用等與相關單位逐一協調,最終于2013年上半年先后簽署了《宜春明月山機場醫療救護保障協議》和《宜春明月山機場消防保障協議》,并按照協議要求配備了人員和設施設備。 二是深化供水、供電職能復位。在供水方面,機場的用水來源宜春市城市管網供水,場外供水管網由市供水公司管理。但由于明月山機場海拔高出市區39米,且位于供水管網末端,水壓較小,用水經常出現問題。為此,宜春機場分公司報請市政府協調供水公司在機場外加裝了一臺加壓泵,專門用于機場增壓供水,并為增壓泵房引接了一條供電專線,解決了機場水壓偏小的問題。在供電方面,機場建設方將機場供電線路產權移交給宜春市城管委,宜春供電公司根據市城管委授權對場外兩條高壓供電專線進行維護、搶修和巡檢。在機場投入運營五年內,免收維護代理及材料費用,五年后僅收成本費。機場用電計量裝置安裝在機場變電站高壓進線柜內,用電結構比例按江西省內運營機場的最優比例執行。 三是推動機場公交社會化。由宜春市公共交通公司負責開通和運營市區至機場的公交客運班車,承擔正常航班和非正常航班旅客進出機場的保障職能,經協調市公交還為機場員工免費提供上下班乘車服務。當航班延誤時由其負責調配運力保障旅客往返于市區和機場;需要轉運至其他機場或目的地時,由宜春市交通局協調具備長途運輸資質的車輛進行保障。 宜春市政府的積極態度,為機場分公司推進公益性職能的具體落地注入了強大動力。隨著各項公益性成本的復位,明月山機場的運營壓力大大緩解。 從機構和法規入手,推動政府支持常態化。 在明月山機場通航籌備階段,宜春機場分公司有“三愁”,一愁民航工作如何與政府對接,二愁機場安全運行如何保證,三愁通航之后的航空市場培育。為此,機場分公司班子分頭行動,將協調推動政府成立民航對口管理機構作為第一項重要工作。經過反復溝通,市政府在2013年1月11日發文成立宜春市促進民航發展辦公室,由宜春市發改委領導,主要承擔航班航線開發、航班補貼資金的籌措、機場建設規劃,機場運營環境協調等工作。機構成立,架起了機場與政府常態化溝通的橋梁,明月山機場的通航籌備、首航、運行環境優化、運行資源補充、重大保障安排等各項工作信息,均與政府互通有無。也因此,宜春市委、市政府更加了解和重視宜春民航事業發展,多次就民航工作進行集體研究,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拜會國家民航局及有關司局領導,協調航班航線和時刻,帶隊前往軍委及相關軍區部隊協調航權和空域。 在安全運行保障方面,宜春機場分公司經常向政府宣傳機場凈空和航空電磁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多次深入周邊村落普及機場凈空安全知識。2014年6月,推動政府成立了明月山機場凈空和和航空電磁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并出臺《宜春明月山機場凈空和航空電磁環境保護管理辦法》,自此,機場凈空和航空電磁環境保護實現有法可依。緊接著,機場分公司向宜春市相關單位報備《宜春機場凈空保護圖(2013年版),就凈空障礙物限高等相關要求進行詳細溝通, 通過市民航辦和有關各方協調,拆除了凈空保護面內6個超高障礙物,優化了機場凈空環境。另外,通過積極作為,明月山機場應急救援預案納入政府公共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市應急委成立市民航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在機場發生緊急情況時,負責協調市內相關單位和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到機場救援。2015年7月,明月山機場組織年度應急救援綜合演練,宜春市政府、應急辦、民航辦、公安局、武警消防支隊、120急救中心等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和機場駐場各單位出動車輛10輛、100余人,從航空器沖出跑道引發火災的撲救、人員的應急疏散、受傷人員的救治轉運、劫持人質事件的處置、殘損航空器的搬移等多方面,對應急救援進行了實戰檢驗,進一步總結完善了應急救援方案,提升了救援能力。 在航空市場的培育方面,明月山機場通航伊始,機場分公司和市發改委多次前往其他兄弟機場調研航班航線開發情況,探索市場化經營管理路子。經過調研,市政府成立了宜春明月航空發展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確立了市場化運作開發和培育航班航線的思路。為促進航空與旅游市場的發展,在調研的基礎上,市政府專門出臺了兩部《辦法》,第一部是《宜春市航空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市政府在年度財政預算中列支專項資金,用于機場航班航線的開發培育、航線補貼及航空旅游獎勵等。在政府的資金支持下,明月山機場從只有昆明=宜春=上海一條航線,到陸續開通北京、深圳、成都、廈門、西安、三亞、廣州、青島等城市的航班,航班航線網絡不斷完善;第二部是《宜春市航空旅游獎勵優惠辦法》,對從明月山機場抵離宜春的航空旅游團隊給予25元至100元/人次不等的獎勵。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明月山機場共接待600多個航空旅游團隊,人數達2萬余人。自此,明月山機場航班航線開發工作上了軌道,航班航線的經營管理、新航線的開發營銷等工作也逐步過渡給了這家新成立的市場化公司,宜春機場分公司有了更多的精力做好機場運行保障工作。 |
上一篇:深圳機場推出新型環保過站登機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