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8-19 22:54來源:中國僑網 作者:中國通航
|
圖為海外華文媒體采訪團對已組裝完成的恩斯特龍直升機充滿興趣 陳超 攝
中國僑網重慶8月19日電 (劉賢 劉相琳)在得知重慶通用航空產業三年間從無到有,還成立了飛行員培訓學校,建立起通用航空的產業鏈時,匈牙利《美麗中國》雜志社社長張洪德驚嘆不已。他說,中國低空空域正逐漸開放,以后會形成一個巨大市場,重慶通用航空產業應著重深耕國內市場。 8月15日至21日,來自五大洲的16家海外華文媒體主要負責人在重慶參加“行走中國·2015海外華文媒體美麗重慶行”聯合采訪活動。當地迅速發展的通航產業引起他們的興趣,詳詢人才培養和引進、項目合作等信息。 中國中西部唯一直轄市重慶有“山城”、“橋都”之稱,可見其交通網絡建設的難度。近幾年,當地政府有意發展通航產業,架起空中的交通運輸線,使其8萬平方公里的轄域、3千萬的人口能更高效地聯通。再加上中國本身在通航產業方面起步較歐美晚,重慶也有意就此打造通航飛機設計、生產,以及服務這整個鏈條的產業,成為該領域的領頭羊。 在重慶通用航空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通航集團)的廠房內,數架恩斯特龍的直升機已組裝完成。原是美國品牌的恩斯特龍在2012年年底已被通航集團收購。公司副總經理吳繼森說,收購后恩斯特龍飛機的年銷售量幾乎翻倍,因為直接打開了中國市場。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的意見》確定了當地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面形成覆蓋全市的通用航空機場網絡和空域航線網絡,建立起完善的通用航空支持保障系統,實現通用航空規模化運營,基本建成國內集通用航空器研發與制造、飛行作業、教育培訓、運行保障等于一體的通用航空產業集群高地。從中可管窺中國通航產業存在的巨大市場。 華文媒體高層對當地這一新興產業的人才培養及引進十分感興趣。吳繼森說,現在最迫切需要從國內外引進的是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飛機設計和制造人才。通航集團已經引進了部分外籍人員。 吳繼森透露,未來他們將與歐美公司合作,聯合開發裝載量大的先進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形成5到7個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