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8-09 23:15來源:參考消息網 作者:中國公務機
|
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快速增長的公務航空市場遇到了困難。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8月4日報道,行業數據顯示,從2005年開始,新機交付量連續八年保持著約20%的增長速度。但眼下,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是近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最慢的。顧客的支出減少了。而那些有消費能力的人,則害怕成為政府反腐倡廉運動的打擊對象。 從咨詢公司亞翔航空(Asian Sky Group)在4月中旬發布的一份報告來看,2014年新機交付數量增幅僅為15.5%。一名分析人士稱,鑒于交付比下單時間晚一到兩年,最糟糕的情況可能還沒到來。 “我覺得誰都躲不過去,”亞翔航空總經理羅世杰(Jeffrey Lowe)說。“看看在華銷量受到影響的其他高端商品,公務機的緊日子也就絲毫不足為奇了。” 亞翔航空的報告稱,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的市場算在一起,出現“大幅下滑”。報告說,2012年這幾個市場的飛機總量增加了100多架,而在2013年和2014年,新增飛機數量分別降至64架和59架。 金鹿公務是該地區最大的包機運營商。1995年,該公司成為首家在中國境內提供包機服務的公司。如今,金鹿公務副總裁方新宇表示,隨著需求的蒸發,該公司已被迫做出改變。方新宇稱,過去兩年里,因為經濟放緩以及“一些與行業本身無關的因素”,公司將飛機數量減少了逾30%。 羅世杰估計,自中國開始發起倡廉運動以來,中國大型包機公司的業務減少了40%。 “包機業務消失了,就像送禮和宴請一樣,”他說。他表示,對中國大部分大型包機運營商來說,中央政府曾是最大的業務來源之一。從金鹿公務包一架大型飛機飛國內航班的花費,是一小時6萬到8萬人民幣。但方新宇表示,即使政府的需求出現反彈,其他很多挑戰依然存在,特別是在監管和基礎設施方面。 “我們需要更多空域、更靈活的時間安排、更多停機位和更多專業人員,”他說。“這些將在中國的公務航空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 今年4月,行業的不確定性在上海舉行的亞洲商務航空會議及展覽會上體現了出來。在為期三天的活動上,跨國制造商、包機和管理公司及其他服務供應商齊聚一堂。 前不久的這類活動都是形勢喜人的盛事,常常會有大訂單宣布。在去年的展覽會上,民生金融租賃證實已下單訂購了70架公務機。但在今年,大型飛機訂單并沒有出現。 “顯然,中國正在經歷一個變革時期,”總部設在華盛頓的行業組織美國國家公務航空協會(National Business Aviation Association)會長兼首席執行官埃德·博倫(Ed Bolen)說。該協會是前述中國活動的主辦方之一。“從過去兩年來看,有些降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