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7-23 15:07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中國航空
|
近日,關于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推遲的消息再一次甚囂塵上。《中國經營報》記者從相關人士處獲悉,按照原計劃有望于2015年內完成總裝并首飛的國產大飛機C919,正在進行機載系統的總裝,但今年年內首飛基本已經不可能了。 來自中國商飛內部的消息稱,“具體什么時候飛,要根據后面幾個月的工程情況到年底再說。”首飛時間的推遲,意味著首批C919大飛機的交貨時間可能從原計劃的2018年推遲,屆時新出生的C919將不得不面臨空客和波音兩大飛機制造商改進之后的A320NEO和737 MAX的競爭,這或許將給C919的商業化之路帶來影響。 總裝進入第二階段 2014年9月19日上午9時19分,中國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準時打出“開鉚第一槍”,機體對接工作的啟動,標志著首架C919大型客機總裝正式展開。 如今時間過去已經近10個月。記者從中國商飛公司獲悉,目前C919大型客機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機體對接,進入總裝的第二階段。 “總裝還在進行,年底首飛是不行了。”7月16日,中國商飛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據中國商飛介紹,首架C919大型客機的總裝工程主要分兩個階段。首先是機體對接,C919大型客機機體結構由中國商飛設計研發中心設計,分別由中航工業成飛、洪都、西飛、沈飛、哈飛和航天特種材料及工藝技術研究所、浙江西子航空工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制造,由中國商飛公司總裝制造中心負責總裝,目前這部分工程已經全部順利完成。 第二階段安裝的機載系統堪稱大飛機的“神經”和“大腦”,研制、安裝機載系統的難度和挑戰要超過機體對接。C919項目工程負責人介紹,機載系統包括電纜、導管、系統設備、發動機、座椅、座艙設備等,安裝的同時還要進行反復調試,目前風洞試驗、鐵鳥試驗、航電綜合和電源系統等試驗也在穩步推進。 目前尚不清楚C919總裝時間延遲所遇到的問題。不過,一位接近中國商飛的業內人士對此表示:“中國商飛第一次生產大飛機,按國際標準和中國民航局標準,采用很多新型復合材料和機載系統的一些新技術,肯定會有面臨挑戰和供應商管理的磨合問題。”在上述人士看來,與國外飛機制造商主要采取直接從供應商處采購零部件的方式不同,C919從立項開始就承擔了更多的“帶動性”作用,比如,選定了GE、Honywell、CFM等16家國際供應商,促成國際供應商與國內企業組建航電、飛控等機載系統的16家合資企業。 “航空業被譽為工業之花,大飛機項目可以帶動中國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升中國制造的整體水平和等級。但與此同時,要帶動產業發展,就免不了要走一些彎路,耗費一點時間。與安全性相比,推遲一點時間不是大問題,空客公司第一個民機型號A300從醞釀到真正實現商業的成功經過了15年時間。”上述人士說。 競爭對手的壓力 對于國產大飛機C919來說,推遲首飛和交付的最大影響可能是競爭環境的變化。 C919是中國自主設計研制的國產大型客機,為150座級以上中短程單通道窄體客機,在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暢銷的空客A320系列和波音737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