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民航業永恒的主題,是航空企業發展的基礎;A不牢,就沒有穩定的發展環境。31年來,安徽分公司秉承著科學發展和持續安全的理念,妥善處置安全保障能力與規模發展的關系,主動求變、持續改進安全管理,通過不斷的摸索實踐,從經驗管理向制度管理再向系統管理、科學管理轉變。31年來,機型變化、機場搬遷、公司發展進步,不變的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不變的是一代代民航人的努力,不變的是對持續安全的執著追求。結合近期在分公司內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分公司總經理李貴山在談到旺季安全生產時說到,“三嚴”就是要“嚴在法規、嚴在過程、嚴在細節”上,“三實”就是要“實在崗位、實在做人、實在做事”上。安全,每一點記錄的延長,沒有捷徑,只有嚴格的規范和扎實的付出。
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是持續安全的基礎
在剛剛獲得2014年度全國民航“安康杯”競賽獲勝優勝班組——東航技術公司安徽分公司里,SMS安全管理體系的各項功能和運行早已經與實際緊密結合。安全管理體系提升各級管理干部和運行人員的風險識別,分析和控制的能力,提升員工自覺發現和主動識別身邊維修工作中各類風險的意識,讓風險管理成為日常工作和運行的一部分,成為減少人為原因不安全事件的有效手段。目前,技術公司安徽分公司已經連續七年無事故癥候。
近年來,東航安徽分公司始終深入推進SMS體系建設,堅持“小題大做、無事生非、追根溯源、舉一反三”的安全工作方法,從飛行管理、運行控制、維修管理、空防安全等方面入手,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重落實、控重點,實現安全管理從事后處理向事前預防、過程管控轉變,切實提升安全防范水平。僅在2015年,東航安徽分公司就發布了分公司01-00《運行管理手冊》,制定了分公司安全績效考核方案、發布分公司《航班運行空勤人員最低配備規定》、非精密進近運行通告等,不斷的完善安全規章制度建設。
伴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手機成為每個人必不離手的工具。分公司安運部緊跟時代潮流,提升安全管控的方法,創新打造了取名為“東航安徽安運”的微信公眾平臺,公眾平臺通過身份驗證,只對分公司內的所有飛行員開放。公眾平臺的欄目設置里,通過從大量的飛行資源中梳理出切合飛行運行實際的精華資源,包含了飛行管理相關業務知識、法律法規、運行通告、航線風險數據庫等相關資源,方便飛行員在外飛行第一時間打開手機查看,讓微信真正成為了飛行員的云管家。新媒體與安全管理的密切結合,更好完善了安全管理體系,有效的促進了安全記錄的延續。
依法依規,嚴管嚴控,是持續安全的抓手
今年,安徽分公司最年輕的飛行高級教員張健獲得了安徽分公司史上首枚全國民航五一勞動獎章。累計安全飛行9000的他,當談到自己的成長經歷時,除了精湛的飛行技術和良好心理素質外,著重談到牢固的章法觀念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合格的飛行員,必須牢固落實遵章守紀意識,對違章違規零容忍。在加強安全法制,保障安全生產中,東航安徽分公司嚴肅整治違法違規行為,制定了“整治違章違規”工作細化措施,將整治違章違規作為首要的、常態的安全工作來抓,保證“依法依規”在人員思想上落實,措施上落實,作風上落實,責任上落實。
不光光是整治上入手,安徽分公司更注重安全教育的加強和引導。通過制定專業隊伍安全教育大綱、安全培訓計劃,切實加強關鍵崗位人員的安全形勢分析和教育,一次次的安全警示教育、民航法律法規宣講、《運行管理手冊》的宣貫,不斷提升著運行人員技術水平和專業素質,強化規章意識、法規意識。
另一方面,安徽分公司從“嚴”字入手,持續加強安全運行的風險管控。在雷雨季節、換季前后的的重點時間段上,安徽分公司提前準備,加強專題技術研討,并將研討成果進行全員覆蓋;在新聘人員、新進員工等重點對象中,安徽分公司加強對特定人員的運行風險評估,持續對人員的運行品質進行跟蹤,根據摸排情況組織針對性的提升工作;在“不穩定進近、擦機尾、沖偏出跑道”等重點問題上,通過梳理航線風險數據庫,及時發布各類運行風險提示,讓機組提前了解所飛航班的運行特點和潛在風險,從而提高機組的風險管控能力。
如果說安徽分公司的安全運行過程像是一輛在高速上急速行駛的車輛,依法依規就像是地面上的車道,標識清楚車輛行駛的路徑,沿著固定的車道行駛車輛就不會跑偏;而嚴管嚴控就像對駕駛員的每一個動作進行精確的定位和適時的糾偏,通過提前預判,避免車輛行駛中意外的產生。
見于細微之末,持續安全更在于細節
細節之中見成敗。當7月7日,某航空公司在新橋機場發生火警返航,部分旅客在撤離中受傷的事情后。安徽分公司當天就立刻針對發生在身邊的案例,進行分析研討和桌面演練,旨在及時吸取別人的教訓,確保同樣的事情不在自己身上發生。安徽分公司在安全管理上,這樣的細節管理和迅速反應的并不少見。
安徽分公司飛行部在飛行作風的培養和飛行技術的訓練上,有針對性的深化QAR的運用,通過分析講評QAR譯碼的監控情況,梳理飛行操縱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隱患,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并持續跟蹤,穩步提升飛行隊伍的訓練效率和產出質量,提升運行保障能力。2015年上半年,分公司QAR譯碼三級時間發生率為4.55%,新聘A類教員2人,B類教員1人,機長4人,第一副駕駛15人,良好的保證了飛行人才的儲備的厚度。
伴隨著東航機務的體系專業化、產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四化”建設,原東航工程技術公司安徽維修部在2015年正式掛牌為東航技術公司安徽分公司,翻開了安全運行中嶄新的一頁。在持續落實“看一條、做一條、簽一條”的維修“九字”要求,細化執行“放行人員負責制”、“項目經理負責制”、“主管負責制”等相關規定基礎上。2015年,A320機輪和其它部附件的修理項目獲批、上馬,安慶機場航站飛機維護的承接。這些都標志著技術安徽分公司的維修能力邁上了一個新臺階,一點點的進步背后都是市場化、產業化的管理模式正在形成。
運控部在指揮分公司對抗今年第9號“燦鴻”超強臺風的戰役中,充分發揮了運行指揮的神經中樞作用。從不斷加強運控體系建設,全面提升運行品質入手,運控部在安全運行保障中建立簽派與飛行、維修等運行部門的溝通交流機制,提高系統的預測能力,開創了運行控制有序、有力、有效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