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2-07 11:22來源:CAAC 作者:民航翻譯 點擊:次
|
To view this page ensure that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0.124 or greater is installed. 第60.C.2.3條模擬機客觀測試標準 1.性能 a.發動機評估 (1) 起動操作: (a) 發動機起動和加速(瞬時)。 點火時間:±10%或±1秒扭矩:±5% 旋翼轉速:±3% 燃油流量:±10% 燃氣渦輪轉速:±5% 動力渦輪轉速:±5% 燃氣渦輪溫度:±30°C 地面,使用和不使用旋翼剎車。 記錄每臺發動機從開始起動依次達到穩定的慢車狀態再達到工作轉速的時間歷程。 (b) 穩定的慢車狀態和工作轉速狀態。 扭矩:±3% 旋翼轉速:±1.5% 燃油流量:±5% 燃氣渦輪轉速:±2% 動力渦輪轉速:±2% 燃氣渦輪溫度:±20°C 地面。 記錄穩定的慢車狀態和工作轉速狀態的數據。可以是一系列的抽點打印測試的結果。 (2) 動力渦輪轉速調節。 動力渦輪轉速的總變化量:±10% 地面。 記錄發動機對調節系統在兩個方向上動作的響應。 (3) 發動機和旋翼轉速控制。 扭矩:±5% 旋翼轉速:±1.5% 爬升,下降。 記錄使用總距階躍輸入的測試結果。可以與爬升和下降性能測試結合在一起完成。 b.地面操作 (1) 最小轉彎半徑。 直升機轉彎半徑:±0.9米(3英尺)或20% 地面。 如果使用差動剎車,剎車力應當與直升機試飛數據相匹配。 (2) 轉彎率與腳蹬偏 轉彎率: ±10%或±2o/秒 地面或起飛。 模擬機客觀測試標準 測試 容差 飛行條件 模擬機等級 測試細節 信息說明 ABCD 轉或前輪偏轉角之間的關系。 (3) 滑行。 俯仰角:±1.5o 扭矩:±3% 縱向操縱位置:±5% 橫向操縱位置:±5% 方向操縱位置:±5% 總距操縱位置:±5% 地面。 在特定地速、風向、風速和密度高度下進行地面滑行時,記錄操縱位置和俯仰姿態。 (4) 剎車效率。 時間和距離:±10% 地面。 c.起飛 (1) 所有發動機。 空速:±3海里/小時高度:±6.1米(20英尺)扭矩:±3% 旋翼轉速:±1.5% 垂直速度:±0.5米/秒(100英尺/分鐘)或10%俯仰姿態:±1.5o 滾轉姿態:±2o 航向:±2o 縱向操縱位置:±10% 橫向操縱位置:±10% 方向操縱位置:±10% 總距操縱位置:±10% 地面或起飛和初始階段爬升。 記錄與所模擬直升機相對應的起飛航跡測試結果(對于B級要求滑跑起飛,對于C級和D級要求從懸停狀態起飛)。對于B級,本標準僅適用于空速大于有效瞬變升力速度的那些階段。應當記錄從開始起飛到離地高度至少為61米(200英尺)的測試結果。 (2) 一臺發動機失 空速: ±3海里/小時 地面或起飛和 記錄與所模擬直升機相對應的起飛航跡測試結效。 高度:±6.1米(20英尺)扭矩:±3% 旋翼轉速:±1.5% 垂直速度:±0.5米/秒(100英尺/分鐘)或10%俯仰姿態:±1.5o 滾轉姿態:±2o 航向:±2o 縱向操縱位置:±10% 橫向操縱位置:±10% 方向操縱位置:±10% 總距操縱位置:±10% 初始階段爬升。 果。應當記錄從開始起飛到離地高度至少為61米(200英尺)的測試結果。 d.懸停 性能。 扭矩:±3% 俯仰姿態:±1.5o 滾轉姿態:±1.5o 縱向操縱位置:±5% 橫向操縱位置:±5% 方向操縱位置:±5% 總距操縱位置:±5% 有地面效應和無地面效應。 記錄輕重量、大重量時的測試結果。可以是一系列的抽點打印的測試結果。 e.垂直爬升 性能。 垂直速度:±0.5米/秒(100英尺/分鐘)或±10% 方向操縱位置:±5% 從無地面效應懸停狀態開始。 記錄輕重量、大重量時的測試結果。可以是一系列的抽點打印的測試結果。 總距操縱位置:±5% f.平飛 性能和經配平的飛行操縱位置。 扭矩:±3% 俯仰姿態:±1.5o 側滑角:±2o 縱向操縱位置:±5% 橫向操縱位置:±5% 方向操縱位置:±5% 總距操縱位置:±5% 巡航。增穩接通和斷開。 記錄在整個空速包線內不同配平速度的兩個重量和重心組合條件下的測試結果。可以是一系列的抽點打印的測試結果。 g.爬升 性能和經配平的飛行操縱位置。 垂直速度:±0.5米/秒(100英尺/分鐘)或±10% 俯仰姿態:±1.5o 側滑角:±2o 縱向操縱位置:±5% 橫向操縱位置:±5% 方向操縱位置:±5% 總距操縱位置:±5% 所有發動機工作;一臺發動機失效;增穩接通和斷開。 記錄兩個重量和重心組合條件下的測試結果。給出的數據應當是正常爬升功率條件下的。可以是一系列的抽點打印的測試結果。 h.下降 (1)下降性能和經配平的飛行操縱位置。 扭矩:±3% 俯仰姿態:±1.5o 側滑角:±2o 縱向操縱位置:±5% 在正常進近速度下,以5米/秒(1000英尺/分鐘)或接近5 記錄兩個重量和重心組合條件下的測試結果。可以是一系列的抽點打印的測試結果。 橫向操縱位置:±5% 方向操縱位置:±5% 總距操縱位置:±5% 米/秒的下降率下降。增穩接通和斷開。 (2) 自轉性能和經配平的飛行操縱位置。 垂直速度:±0.5米/秒(100英尺/分鐘)或±10% 旋翼轉速:±1.5% 俯仰姿態:±1.5o 側滑角:±2o 縱向操縱位置:±5% 橫向操縱位置:±5% 方向操縱位置:±5% 總距操縱位置:±5% 穩定下降。增穩接通和斷開。 記錄兩個重量條件下的測試結果。應當記錄正常工作轉速下的數據。旋翼轉速的容差只在總距操縱裝置處于完全放下位置時適用。應當記錄從大約50海里/小時到不小于最大滑行距離空速的速度范圍內的數據。可以是一系列的抽點打印的測試結果。 i.自轉 進入。 旋翼轉速:±3% 俯仰姿態:±2o 滾轉姿態:±3o 航向:±5o 空速:±5海里/小時垂直速度:±1米/秒(200英尺/分鐘)或10% 巡航或爬升。 記錄油門快速減到慢車位的測試結果。如果選取的是巡航狀態,所提供的數據應當是對應于最大航程空速的。如果選取的是爬升狀態,所提供的數據應當是對應于等于或接近最大連續功率狀態下的最大爬升率空速。 j.著陸 (1) 全部發動機。 空速:±3海里/小時高度:±6.1米(20英尺)扭矩:±3% 進近。 記錄與所模擬直升機相對應的進近和著陸任務剖面的測試結果(對于B級要求滑跑著陸,對于C級和D級要求進近到懸停)。對于B級,本標 旋翼轉速:±1.5% 俯仰姿態:±1.5o 滾轉姿態:±1.5o 航向:±2o 縱向操縱位置:±10% 橫向操縱位置:±10% 方向操縱位置:±10% 總距操縱位置:±10% 準僅適用于空速大于有效瞬變升力速度的那些階段。 (2) 一臺發動機失效。 空速:±3海里/小時高度:±6.1米(20英尺)扭矩:±3% 旋翼轉速:±1.5% 俯仰姿態:±1.5o 滾轉姿態:±1.5o 航向:±2o 縱向操縱位置:±10% 橫向操縱位置:±10% 方向操縱位置:±10% 總距操縱位置:±10% 進近。 記錄與所模擬直升機相對應的A類和B類進近與著陸的測試結果。對于B級,僅適用于空速大于有效瞬變升力速度的那些階段。 (3) 中斷著陸。 空速:±3海里/小時高度:±6.1米(20英尺)扭矩:±3% 旋翼轉速:±1.5% 俯仰姿態:±1.5o 滾轉姿態:±1.5o 進近。 記錄在著陸決斷點從穩定進近狀態改出開始中斷著陸動作的測試結果。 航向:±2o 縱向操縱位置:±10% 橫向操縱位置:±10% 方向操縱位置:±10% 總距操縱位置:±10% (4) 自轉著陸。 扭矩:±3% 旋翼轉速:±3% 垂直速度:±0.5米/秒(100英尺/分鐘)或±10% 俯仰姿態:±2o 滾轉姿態:±2o 航向:±5o 縱向操縱位置:±10% 橫向操縱位置:±10% 方向操縱位置:±10% 總距操縱裝置:±10% 著陸。 記錄從穩定的自轉下滑到接地時自轉減速和著陸的測試結果。 2.操縱品質 對于需要對操縱裝置(例如駕駛桿、總距桿和腳蹬)進行靜態或動態測試的模擬機,如果運營人的鑒定測試指南或主鑒定測試指南表明使用專用夾具測試的結果和采用替代方法的測試結果(例如同時生成的計算機曲線)具有令人滿意的一致性,則在進行初始或升級鑒定時,不需要專用夾具。因此,在初始或升級鑒定期間重復使用該替代方法可滿足本測試的要求。對于初始或升級鑒定,操縱裝置的動態特性應在駕駛艙操縱裝置上直接測量并記錄,并在懸停、爬升、巡航和自轉等飛行條件下完成。 |